与世界好好互动,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_热消息

来源:顶端新闻 2023-07-06 16:00:20


(相关资料图)

文/见知面对同一件事,有人处理得一塌糊涂,自己得不到半分好处,还损害他人的利益,造成多重的矛盾,最终损人不利己。有人却处理得很漂亮,很圆满,实现双赢。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?处理好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归根结底,那是因为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不同。与世界互动的力量是巨大的,好的互动是智慧无穷的,在与世界互动的背后,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,修养,学识和智慧。也是应变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表现,能与世界好好互动的人,办事效率极高,总是受人欢迎,受人尊敬。小郭是公司的一位职员。他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天。上班时因为塞车迟到了,上司批评了他一顿。下午在公司会议上很认真的汇报工作。老板突然打断他的话,叫他不要再说下去。他本来想要解释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,以证明自己的汇报没有问题。可是老板眼光很毒,很霸气,话又很犀利,让他不得不停下。他感到很沮丧很委屈,甚至觉得老板是不是有意针对自己。晚上下班回家。又发现自己的车上被警察贴了违规停车的罚单。想要找个人吐槽一下,打了几个哥们的电话,却没有一个人接听。如果你遇上这样的事情,你是什么感受?你会怎么处理?有些人可能就会自暴自弃,不断的抱怨。抱怨拥挤的交通,抱怨不重用自己的老板,抱怨该死的警察。或者抱怨自己,汇报没做好,努力都白费。我真没用,不管我如何努力,都是这么倒霉。整个世界都在跟我作对,连我的好朋友都嫌弃我。这种人的想法就是一种固定型思维,也叫僵固型思维。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当做一个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标尺。固定型思维的概念,来源于心理学家卡罗尔.德韦克的经典作品《终身成长》。根据对能力发展的认知,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: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。固定型思维,就是认为聪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固定的,后天无法改变。认为人需要不断去证明自己。害怕被评价,害怕冒险,遇到挑战就会退缩,并且担心自己出丑,只愿做能力之内的事情,他们还相信,仅凭天赋就能创造成功,不需要努力,进而思想故步自封。而成长型思维,就是坚信智力、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练习得到不断提高。固定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心理,他们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,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“我很强”的自我形象上,遇到别人的反馈,自然会想到这是不是在否定我?遇到一个困难,就会想到不能让别人看出来我的能力不够,他很自我保护,这很容易妨碍学习和进步。但是小郭是一个成长型的人,所以他冷静下来分析了自己的这一系列的糟糕。第二天,小郭早早出了门。所以没有遇上赛车,很早就到了公司。当然也找到了停车位,不用再担心警察罚单了。趁着上司有空,拿着昨天汇报的资料以及修改好的汇报方案很虚心去请教上司。上司就着昨天汇报的资料一段段指给他看,这里漏了什么信息,那里又漏了什么信息,小郭在旁边耷拉着脑袋,感激又羞愧。改好资料后小郭再次在会议上虚心地汇报了工作,这次老板并没有打断他,并给予了很大的肯定。最后老板望了一眼小郭说:“你感觉委屈了?学东西最重要的是既要过脑,也要过心。人需要把自我放下,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。”小郭顿了顿说:“我来这里是为了虚心的学习本领,要学好本领,就要学会把自己放下。”小郭与老板的互动无疑是良好的,让自己成长的,把自己放下,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。在这千变万化,瞬息万变的社会,如果你太看重的是自我,那么就容易在焦灼中抓住自己的想法不放,这样就很难听到别人在说什么。现实中,把批评当反馈是很难的,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自我保护的“硬壳”,我们需要他的保护,哪怕他阻碍了进步。要想打破这个硬壳,打破僵化的思维,并不是件简单的事,这个要看与世界能不能好好的互动。人不是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就能成长,聪明与否也不是我们的特点。而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,才是我们的特点。如果互动方式好,世界提出问题,我们努力解答,能力就会在这一问一答中不断成长起来,所谓的自我也会变得丰富起来。如果互动不好,总觉得世界和他人太危险,就会互动中断,就会把注意力投射到自身身上,以此来回避世界的挑战。如果你经常问自己,我是什么样的人,别人会怎么看我?我这么做是对还是错?我们原本是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发展自我,但因为没有和世界的真实互动,自我发展也就停滞了。所以,无论是来自哪里的批评,批评是什么,智商高,能力强,懂事或者别的,都不要太执着于自我,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,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是关键。当你放下自我,真诚的与这个真实世界互动。你就已经在变强,变优秀的路上了。#为河南发声##顶端精读##原创首发#

关键词:

上一篇: 看图学习丨习近平主席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五点建议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为你精选